时间:2023-05-26 04:18:38 | 浏览:39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广东台风赛奉先
NO.679-广东台风赛奉先
作者:猫斯图 酸奶没泡沫
制图:孙绿 / 编辑:酸奶没泡沫
山竹已经抵达广东。让广东人民像初恋的少女等待情郎一样,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的这场台风,和其他历年的情郎一样,又一次不解风情,开始乱来……
网友古法手P的山竹...(不是真的)
其实面向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总是随时面临着台风的困扰。比起北方黄河沿岸的多灾多难,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式多灾多难确实也不遑多让。尤其是和洋面之间无遮无拦的地区,台风所过损失惨重。
广东当然也毫不例外。
西太平洋的凶猛程度无人能及
广东被台风欺负得多凌乱,看看今天的文章就知道了。
第一起大风灾
台风作为一种由大气运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并不是近代的特殊产物,自古以来就是肆虐中国东南沿海和东亚其他国家的自然灾害。只不过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还找不到“台风”这个名字。古代的台风被称为飓风——和今天发生在美国东海岸,来自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共享一个名字。
比如这几天网上广泛传播的“台风山竹”
其实是正在肆虐美国的飓风“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本身确实非常壮观
中美两国都碰到了罕见的巨大风暴
南朝《投荒杂录》对飓风之名的解释是:“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南越志》则称当时的岭南人称其为“风痴”,总之就是很癫狂就对了,四面八方都是风吹来的恋歌。到后来,东南渔民连一个带艺术气息的名字都懒得给它起了,干脆就叫“大风”。
跟着台风一起转啊转啊转
(17年的超强台风奥鹿-Noru)
大风真起兮的时候,云飞扬是看不到的,屋顶和船只飞扬更常见些——这是刘邦这个徐州人没见过的广东式浪漫。
古代文献上对台风,或者说飓风的记载不少,但往往都集中在皇权更感兴趣的江南地区。尤其太湖地区受到台风的影响,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元明清各朝的史书中,皇帝们也对受灾群众表示了最深切的慰问。至于经常被归类为化外之地的岭南,在气象记载还不成体系的古代,是经常被忽视的。只有当地的县志,会将台风作为某种特殊的现象稍加记录。
皇上在紫禁城也想看椰子树
尤其是被吹歪了的那种
直到大清完了,民国建立,现代化的气象观测和媒体报道成型时,广东的台风天记录也越发具体真切起来。
台风这个情郎哥每年都会来好几次,但只有那些最粗暴的才能在记录里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1922年的汕头台风,就是第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完整作案记录的粗暴情郎。
汕头台风路径
汕头台风是当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五号台风,由于当时人们还没有给台风安排命名系统,这场8月2号登陆汕头的台风被称为了“八二风灾”。在这场风灾中,光是12级风就持续了整整一天,用《潮州县志》的记载来说,就是“风方益厉,震山撼岳,拔木发屋”。
珠三角、粤东、粤西的沿海地带
都是风灾的第一线
台风来袭时又赶上了天文大潮,所带来的风暴潮比平时至少高12英尺,击毁了沿海150公里的堤防,汕头市平均水深3米,沿海地区一片汪洋。连停泊在海上的船只也在台风和巨浪的作用下被推倒了岸上,甚至有“财生号”和“山东号”两艘轮船被带到了半山腰的记载。
一片狼藉
由于台风和海浪来势汹汹,汕头的对外交通几乎被切断,外界甚至是在几天后在接到了当地的报告。然而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忙于应付内战,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广东发生的这次大灾几乎没有什么响应,只是象征性地拨了款。汕头只能依靠旅居各地的广东老乡组织善款救灾,最终艰难挺了过去。
康南海同志也为募捐做出了一点微小贡献
这可能就是新中国建立前,广东受灾时一贯的缩影:中央政府接到情报时早就一切都晚了,也未必会尽心尽力地伸出援手,广东人只能靠自己。
然而汕头“八二风灾”中被带走的上十万条人命并没有让台风有所收敛。新的台风仍然在不断涌入,乱来的手脚也越来越重了。
太平洋上的台风是接二连三的
乱来的家伙每年都要来好几个
广东哪个城市我没去过?
1954年8月底,一场台风在广东湛江至海康一带登陆,风力超过12级。当时的湛江市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就被这场台风正面冲击,全市瞬间陷入了一片狼藉。T型钢杆和水泥电杆被狂风刮倒、刮断,直径1米7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平房几乎全部受损。
紧接着台风横扫了半个广东省,并且伴随着百年一遇的风暴潮,大量海船被直接送到了岸上。
危险天气一定不要轻易出海
事后统计,灾害导致广东全省共死亡884人,伤2601人,损坏房屋70.18万间,倒塌房屋20.93万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造成如此惨重损失的热带气旋。这就是1954年的台风艾达(Ida)。
说来也巧,同样名字的台风在四年后又一次出现在了日本,并且成为了当时历史上最强的热带气旋,给战后艰难重建中的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日本全国各地共有超过244条道路或铁路桥梁被毁,50万人无家可归,在美国占领军的紧急帮助下才勉强救灾成功。
四年之后(1958),艾达北上日本
真是个很不祥的名字。
1960年6月,又是一场12级台风袭击了广东。这次的台风玛丽(Mary)是从香港登陆的,逼停了当时香港所有的产业和机关,整个香港地区的水陆交通全部瘫痪。港英政府提前放出了代表最高风力的十号风球,提醒居民早做准备,但最终的损失还是很惨重,造成了数百人伤亡,150艘船只受损。
一叶而知秋,香港被台风如此摧残,广东也好不了。
玛丽,45死72伤,摧毁了10000个家园
台风玛丽和它带来的降水席卷了广东和福建南部,淹没农田667万亩,倒塌房屋8万间,淹死猪、牛3万头,堤围决口46条,冲垮涵洞2500余座、水利工程9000多处。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大跃进的折腾,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泥潭里艰苦挣扎,全国的粮食物资都非常紧张,自然也很难给受灾地区提供帮助。
今天的人怕是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的广东人究竟是如何完成自救的了。
深入腹地的玛丽
不得不说,1960年代是香港的受难期。作为西太平洋沿海的一个小小的点状目标,其实香港被台风正面砸中的概率并不算高,所谓的十号风球,自1946年至今也只放出过15次。1960年代前期却是每年一次,让香港吃尽了苦头。1964年由于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更是一年放了两次十号风球。
十号是最高等级
其中比较强的一次热带气旋是超强台风露比(Ruby)。这场台风在太平洋上生成之初,就让香港政府如临大敌,早早放出了十号风球。果不其然,露比的风力极为强劲,在没有正面登陆广州的情况下,给广州留下了持续9级,阵风35.4m/s(12级)的最高风速纪录,至今还未被打破。
1964年可以说是非常凶猛的一年
(拉尼娜的助力不可或缺)
但是广州很少被台风直接登陆的好运也没有持续很久。1971年的台风露丝生成之后,气象人员就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一个中心风力紧密的台风,不容易受到屏障的干扰,而且在香港西南的海面生成以后大有直接北上珠江平原的趋势。
71年台风露丝的路径
最终露丝果然是沿着珠江口直接北上了,没有遭到粤东和粤西山区的阻拦,直接在广东最重要的城市群中肆虐……
直接北上珠三角...
建国后成精的台风
以上说的这些台风都是在广东造成过巨大损失的热带气旋。但是由于特殊的年代和体制,这些台风的资料很多都只能从香港天文台的记录中找,内地对它们的报道并不多。而80、90、00后的年轻人,对这些台风也确实没有什么印象。
接下来要登场的这个台风,应该是当代广东人共同的记忆。
莎莉来了
1996年9月,台风莎莉(Sally)登陆了雷州半岛,在广东和刚刚建省不久的海南引起了巨大的连锁反应。由于莎莉的运动速度达到了40公里/小时,升级成台风之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登陆了湛江,广东各地对它的预警完全不够,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备灾物资,就被台风撞了个正着。
1996年莎莉的路径
港口的龙门吊、南海舰队的船只、某空军师新近的飞机都被台风损毁,就更不用提普通的民用设施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市民和郊区村民都得到了消息,说台风和强降水将会引发地震,这进一步引发了大恐慌,让灾后的人心变得更加躁动。
事后虽然地震之说被证明是谣言(大气现象为什么会引发地壳移动呢?),但仅台风一项,就足够湛江茂名等地的人回味了。受灾严重的程度一言以蔽之——棺材卖断货了。
湛江所在的雷州半岛以及海南岛
一直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对风灾缺乏地理屏障,又不是交通枢纽
自然环境确实限制了两地的发展
说来也奇怪,湛江似乎是地震谣言的重灾区。2008年台风再临,湛江各地又开始流传即将引发地震的假消息。好在当时手机已经普及,民众的焦虑被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两家服务商的辟谣短信所浇灭,成为了当时利用电信手段行政维稳的经典案例。
近几年由于网络传播的发达,全国人们都得以通过网络媒体一睹广东台风的威力了,也因此让很多晚近的台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天气不可以出去放风筝!
2014年的威马逊、2015年的彩虹和2016年的妮妲,都在粤港澳地区引发了巨大的混乱和损失。通过报道,全国网民也都知道了“打风”这个很有粤味的表达方式。但是它们比起“建国后最强台风”莎莉来,都只能说是小意思了。
彩虹破坏力
从莎莉魔爪下活下来的湛江市民,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在面对其他粤人时说一句:“我见的多了。”
去年的天鸽,似乎还能和莎莉一拼,尤其是在反应较慢的澳门和珠海,它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但天鸽如此恐怖,并不完全是因为它自己的移动速度和风力有多快,而是因为叠加了天文大潮的影响。要说起风灾本身,莎莉绝对是建国后成精的台风。
天鸽 行人被吹飞
山竹来了,但是毕竟没有像莎莉一样打闪击战,瑟瑟发抖的广东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山竹封印秘术
有网友表示已经控制住山竹了
不就是一颗山竹吗?吔起来还能比竹鼠难到哪里去?
END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地球知识局——广东台风赛奉先NO.679-广东台风赛奉先作者:猫斯图 酸奶没泡沫制图:孙绿 / 编辑:酸奶没泡沫山竹已经抵达广东。让广东人民像初恋的少女等待情郎一样,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的这场台风,和其他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山竹”时速堪比高铁是真的吗?在飞机上拍到的山竹像一个水果山竹剥开后的样子?对此,今日下午中国气象局表示上述都是谣言。其表示,按照热带气旋级别划分来看,超强台风是指中心风力为16级或以上,或阵风17级并可能持续的情况,
山竹是热带水果,与榴莲齐名,营养丰富,号称“果中皇后”。山竹厚厚的外壳之下隐藏着一瓣瓣白嫩、多汁的果肉,吃起来酸酸甜甜、清新可口。不过山竹的价格一般都比较贵,一斤要二三十元,再加上果壳厚实,一斤下来称不了几个,如果遇到几个“坏果”,那可真是
在拿下自己职业生涯第二座劳伦斯奖杯之后,梅西坦言自己不在自己是不是世界第一球星,如果非要自己说,梅西表示自己的排名很难进入世界前10,因为有太多比自己优秀的前辈。显然,梅西再一次给C罗做出了榜样。谁是世界第一巨星?这是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
2023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之际,肯德基中国将在全国20座城市的20家指定肯德基餐厅,开启“循环再利用,为地球充‘植’”主题活动,携手肯德基品牌代言人朱一龙一起,向热爱环保的小伙伴发出一起“做自在循环青年”的号召——来肯德基购买任意款K咖
一到夏天,各种酸甜可口的水果轮番登场,西瓜、桃子、荔枝、葡萄……如果这些吃腻了,还有热带水果中公认的神仙CP——榴莲和山竹,一个是水果之王,一个是水果皇后,一个绵软柔滑,一个香甜软糯,让你味觉爆炸、满足感爆棚。有人说:我看山竹也没啥稀奇的,
昨天在水果店的时候买了一些山竹,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吃山竹,打开之后发现山竹的果肉一半白一半透明,这是怎么回事呢?山竹果肉一半白一半透明可以吃吗主要看山竹有没有变质,若已经变质的话,建议不要食用;若没有变质的话,可以进行食用。山竹是一种常见
懂行人买山竹,专挑“母”的拿,牢记这4点,小贩对你刮目相看。夏花灿烂,瓜果飘香,夏天是吃水果的季节,各种新鲜的水果都你争我抢的上市了,尤其是热带水果也不甘落后,东南亚盛产的山竹也大量的被销往国内,品种齐全,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它,它的果皮是一层
12月25日,刘德华久违亮相红毯的一段视频,突然引发了网友的阵阵热议,不过,最吸引网友注意的,并不是华仔的逆龄状态,也不是他身边的女伴,而是在红毯上突然蹦出的一个女网红,她的行为举止,直接看得网友目瞪口呆。当天,华仔打扮相当的正式,在和女伴
01或许李光洙永远不会想到,这个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张员瑛,腿竟然跟自己一样长。在参加节目时,张员瑛与李光洙,身高差距甚远的两人,腿长竟相差无几。李光洙身高可是突破天花板的190cm,而还未成年的张员瑛身高只有173cm,两人足足差了17cm。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都喜欢班里学习最好的孩子。无论是上课时发言,还是到前面黑板做题,学习好的孩子都优先。而在声生不息节目里单依纯就是那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 林子祥、叶倩文、李健、李克勤等“各科老师”都十分喜欢她、夸奖她,也很信任她。林老
众所周知,在演艺圈,童星转型和成材率,一直是很低的,因为他们成年后,再也演不回从前的角色,又有一大群小时候不演戏的同龄人加入,竞争比童星时代残酷百倍。目前,“00花”的竞争,居然是张子枫这样观众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养成系”童星占了上风,本就是
在形形色色的国产综艺中,音综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国内各大一线卫视也都有自己的音综门面节目,尤其是湖南卫视。从早期的选秀音综,到如今的成名艺人竞演音综,湖南卫视始终走在音综创新道路的前列,比如近两年的《时光音乐会》和《声生不息》。《声生不息
#娱乐聚焦#真诚善良的小朋友谁不喜欢呢?他的为人,我想按与他现实接触时间长短或亲密度远近的群体来分析会比较符合逻辑:1、对于他的音乐老师(广州)而言,他是一个努力、善良、在音乐这条道路上坚持,进步也显而易见的孩子(他现在回广州还是会去那位老
大型音乐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目前还在持续热播当中,每期节目都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第四期节目中,于文文跟张杰‘强强联手’重新演绎了林俊杰的代表作《曹操》二人没有直接照搬原曲,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了‘摇滚’元素。而跟他们进